2)第一百六十七章书写《渭城曲》_大唐闲散王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天生我材必有用,

  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
  这四句写得非常好,被李绩索要走了。

  后来李世民听说这四句写得好,就让李元景在皇宫把整首诗都写了出来,那首诗写得气势磅礴、绝唱千古!

  今天,李世民等众人之所以来赵王府,听说是因为昨天李元景写了很多字幅,每一张字幅都是一首非常了不起的诗,李世民等人就是来要那些字幅的。

  李明诚七人心中非常羡慕,期望他们也能看看李元景写的诗。

  七人来到赵王府迎宾殿,他们一看,李元景正在写字幅,几人赶紧凑到字幅跟前观看,就见字幅上写着:

  渭城曲

  渭城朝雨邑轻尘,

  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
  劝君更尽一杯酒,

  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
  这、这、这……

  早晨的雨刚刚润湿尘土,天气放晴,道路洁净清爽,雨澄尘而不湿路,恰到好处,仿佛天从人愿,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。

  “柳”者,“留”也,离别的象征,但一个“新”字,使离别色调清新明朗,而不黯然销魂。

  情深意浓的友人西出阳关,万里长途跋涉,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,千言万语尽在酒中,“更尽一杯酒”吧,西出了阳关,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!

  白居易曾对王维的这首《渭城曲》极为推崇,他的《对酒五首》之一:

  相逢且莫推辞醉,听唱《阳关》第四声。

  第四声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。

  李明诚七人,全都看呆了:

  这真是仙曲啊!

  此曲只应天上有,

  人间能得几回闻啊!

  李元景看李明诚七人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,他心中暗笑:

  就知道你们看了这首诗,会是这副模样!

  这首诗不说你们,只要稍微识点字的人看了,或者说根本不识字,但只要听了的,也都会被震惊到。

  原本这首诗被王维写出来之后,天下震动,青楼市井,纷纷传唱,但一唱根本不足以表达送别之情,而叠之三唱,故又名《阳关三叠》。

  后人曾评论唐诗开卷之作、压卷之作,王勃的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当之无愧开卷之作。

  而压卷之作,除却谪仙人李白、和诗史、诗圣杜甫,其作品仙人之赐,凡俗诗人难以望其项背,天下评客不敢妄评之外,其余诗篇一共评出来五首压卷之作:

  王维的《渭城曲·渭城朝雨邑轻尘》;

  王昌龄的《出塞·秦时明月汉时关》;

  崔颢的《黄鹤楼·昔人已乘黄鹤去》;

  王之涣《凉州词·黄河远上白云间》;

  张继《枫桥夜泊》

  万千唐诗,王维的这首《渭城曲》,能被评为唐诗压卷之作之首,能会差吗?

  当然,李明诚七人只是感觉这首诗写的特别特别好,但他们却不会说出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闻”这样的诗句,这两句诗是杜甫所写的《赠花卿》中的两句。

  李元景趁势提笔把这首《赠花卿》写了出来。

  当然题目李元景改成了《赠友人》,把锦城改成了京城:

  赠友人

  京城丝管日纷纷,

  半入江风半入云。

  此曲只应天上有,

  人间能得几回闻。

  这。这、这才是真正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。”

  李明成七人都看傻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